张兴凯:安全发展的画卷 防控风险的阵图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发布时间:2022-02-26
次浏览
  笔者认真研读《“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梳理、分析、品味安全生产相关内容,深深感到《规划》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分析面临形势精准到位,确定的主要指标科学可行;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夯实应急法治基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强化灾害应对准备、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等八个方面部署“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系统而又突出重点。《规划》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构建高效治理模式、创造良法善治环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绘制出安全发展的美丽画卷。《规划》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精准治理和社会共治原则,从夯实安全基础、筑牢人民防线、织密事故防控网络、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绘制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严密阵图。学习领悟这样的画卷阵图,对“十四五”时期完成四个约束性安全生产指标有了底,对做好安全科技创新有了数,对取得更好安全生产绩效有了更高期待。

  “十四五”时期四个约束性安全生产指标科学合理,实现有难度、可完成

  “十四五”时期的四个约束性安全生产指标分别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2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3%、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对确定指标的依据分析如下。
  首先,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渐收窄,确定四个安全生产指标考虑了这两方面因素。以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例,该指标是一个绝对性指标。根据统计,按照可比口径,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从历史最高峰2002年的107万余起、13万余人,降至2020年的3.8万余起、2.74万余人,连续多年呈下降态势,但降幅逐渐收窄,预计“十四五”时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降幅还将进一步收窄,所以“十四五”时期该项指标继续下降15%是有难度的。考虑到“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安全生产政策措施,将延续“十三五”时期的做法和态势,结合2021年即“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9%的实际来看,确定“十四五”时期下降15%是合理的、可完成的。
  第二,“十四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交织叠加,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易发多发,确定四个安全生产指标考虑了这方面因素。以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为例,经过努力,全国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快速下降,“十二五”“十三五”时期该指标降幅分别为49%、58%,到“十三五”末即2020年该项指标已经降至16起。随着高速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型、不确定性安全风险仍会增多,安全生产状况仍然是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交织叠加、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易发多发,该指标继续保持快速下降的难度非常大。所以,确定“十四五”时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20%,就是考虑到既要体现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要求,也要充分结合我国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的实际。
  第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有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所以“十四五”时期的四个安全生产指标都确定为约束性指标。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的三年(2018年至2020年)与党的十八大前五年(2007年至2011年)相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88.5%,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92.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52.7%。安全生产工作抓与不抓大不一样,重视抓、认真抓与不重视抓、不认真抓大不一样。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所以,“十四五”时期四个安全生产指标应该为约束性指标。

  以系统安全工程理念和方法,部署“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系统是开放的宏观巨系统,其科学理论和方法是系统安全工程。《规划》部署“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包括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控制、应急救援、事后恢复(以下简称事故“防控救恢”),安全风险识别分级、监测分析、评估研判、预警预报、消除控制(以下简称风险“识测评报消”),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管理,都体现了系统安全工程理念、理论和方法。
  一是《规划》系统部署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理顺监管监察体制机制,加快立法、健全标准,实施预防工程。《规划》明确,制定实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各级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力量建设,完成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推进制修订矿山安全、危化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完善应急管理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危化品、矿山、工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加快安全生产、消防救援领域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推动企业标准化与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实施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灾害事故风险区划图编制、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安全生产预防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工程等。部署的“十四五”时期系统性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将补齐安全生产系统性短板,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规划》系统部署了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科学规划部署,加强应急准备,实施监测预警,进行处置救援。解决安全生产内涵与外延、安全生产任务和职责、事故防控基础问题、安全生产政策、安全生产工作方法、事故调查方法、安全生产监管理论和方法、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等重大理论问题,就会给安全生产工作助力赋能。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快形成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的空间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布局;强化上下级、同级别、军地间、政企间、区域间预案协调、应急联动,优化应急资源配置,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充分利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高安全风险监测感知、预警预报、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全域覆盖的事故监测预警网络等。在“十四五”时期,系统部署的事故“防控救恢”与风险“识测评报消”工作,将为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规划》系统部署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强化属地责任,明确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监管执法,依法追究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规划》对落实安全生产“两个责任”进行了系统性部署。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把安全生产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等,以强化地方属地管理责任;严格“三管三必须”,依法依规夯实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健全安全监管责任链条,以明确部门监管责任;狠抓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提高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能力等,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科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执法,综合运用“四不两直”、异地交叉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以实现严格监管执法;健全灾害事故直报制度,严厉追究事故瞒报谎报漏报迟报责任,坚持事故查处“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后评估等,以实现严格责任追究。

  推动科技创新,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人才高地,壮大安全产业,《规划》部署的安全科技创新工作令人期待

  《规划》共11章,第八章“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增进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整章部署科技创新工作,此外在第十章安排了科技创新驱动工程、安全应急装备推广应用示范、应急科普宣教工程等科技工程建设项目。这些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系统性工作,令安全科技工作者振奋、鼓舞和期待。
  一是深化应急基础研究,研制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明确了几十项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重点任务,这使科技创新工作有了目标、有了方向;二是以强化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为引领,加快健全主动保障型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在统筹部署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新增10个以上灾害事故科技支撑基地,这是为安全科技创新提供的良好条件;三是实施应急管理科技领军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探索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和重特大突发事件首席专家制度,加强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等,这让安全科技工作者充满了期待;四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深化应急管理科教产教双融合,优化安全应急产业结构,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向中高端发展,这将推动安全应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引导企业加大安全应急能力建设投入,鼓励发展特色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区,加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等,这将为安全科技创新注入活力和动力。
  总之,《规划》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规划》颁布实施,必将大大有利于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降低安全风险、减少事故损失。按照《规划》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就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坚实安全保障,就能交出高水平高质量、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