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震速报时间由8分钟缩至3分钟内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发布时间:2018-06-06
次浏览

  全省已建成66个测震台、121个前兆观测台等,向设防地区发出地震预警可提前几秒至数十秒

  本报讯记者丁继民报道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地震局举办防震减灾发展通报会上获悉,目前,安徽省地震速报时间可由8分钟缩短至3分钟以内,向设防地区发出地震预警可提前几秒至数十秒,监测技术位列全国前列。该省相关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年底前启动。

  “10年来,安徽省地震监测预测水平在不断提升。目前,全省已建成由66个测震台、121个前兆观测台等组成的地震数字观测网络,实现了一县一台和群测群防前兆手段的全覆盖,监测技术位于全国前列。目前,全省主体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达1.0级,地震速报时间由8分钟缩短至3分钟以内。”安徽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有林介绍。

  形成紧急地震信息服务体系

  “电磁波的速度要远远比地震波快,地震预警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这个时间差,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安徽省地震局地震预报中心副主任缪鹏介绍,“虽然地震预警能够争取到的时间多数以秒计,却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员伤亡,意义非常重大。”

  为实现安徽省重点地区的地震烈度速报及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地震预警目标,该省大部分区域台站间距将达到20公里左右,以满足安徽及周边区域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目标。“最终,我们会形成面向各级政府和示范用户的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等。”缪鹏说。

  安徽省已实施第五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彻底取消全省不设防区域,城乡抗震设防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省已建成611个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和9个应急救援装备社会资源库,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亦快速得到提高。

  启动断裂带断层探测工作

  对于群众特别关心的合肥地下相关断裂层的情况,安徽省地震局给出明确答复,7条断层位置已探明,都是非活动断层。

  “活动断层不仅是产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时断层沿线的破坏最为严重,人员伤亡也明显大于断层两侧的其他区域。”张有林介绍,只要查明活动断层的分布位置,掌握活动断层的活动特性,确定断层的安全避让距离,让新建地面建筑物离开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层错动引起的灾害带,就可有效减轻地震及其断层活动引发的灾害风险。

  “通过项目实施,目前已获得了合肥城区1225平方公里范围内7条主要断层的空间位置及其最新活动情况,这7条可以确定为不活动断层,不影响城市规划。”张有林进一步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宿州、蚌埠两市也已启动了活动断层探测的相关工作程序。根据安徽省相关要求,长三角城市群和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要率先启动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工作,争取在2018年底前启动实施,其他设区市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完成探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