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回应人民新期盼——全国人大代表为安全生产共建共治共享建言献策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发布时间:2018-03-20
次浏览

  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论述中,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些要求字字珠玑,直指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难点痛点。

如何在公众心中播下安全的种子?如何让安全发展理念生根发芽?如何让全社会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全国人大代表们从各自实际出发,建言献策。

  强化意识

  安全教育要贯穿始终

  如何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多位代表认为,有关部门、单位应该从各自职能出发,常常说安全、抓安全,推动全社会形成重视安全的浓厚氛围。

  全国人大代表、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轧钢厂三轧车间副主任杨庚豹介绍,他所在的企业每天班前会、班后会都讲安全,着重检查员工的状态。他发现,企业说得多了,员工自然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了。“现在员工的安全意识比以前强了,会主动提出一些安全要求,倒逼管理人员想办法搞创新,安全生产氛围跟过去不一样了。”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安全教育要贯穿始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金葆康介绍,此前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发生的安全事故给各高校敲响了警钟。安徽大学从学校、学院和课题组等不同层面加强了对学生安全能力的培养。例如,学校实施了安全知识考试准入制度,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开展科研活动。

  金葆康认为,学校在实验以及实景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能力和安全习惯。学生毕业后要走上工作岗位,安全习惯应当在上学时就要养成。“学生将会因此受益终身。”

  提高能力

  纸上谈兵不如多实践

  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操作。多位代表指出,目前,全民基本避险逃生、应急救援等技能都有待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注意到,很多学校开设了安全课程,但讲授的知识都停留在课本上。

  杨善竑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搭建安全教育平台,各地各部门建设的安全教育馆、安全体验馆等应对学校师生免费开放。例如,有的地方地震局在学校设置了地震馆,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地震发生时的状况,学习和地震相关知识,实践应急常识等。

  “这些实践比安全读本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更好地记住安全知识。”杨善竑指出,目前这种合作模式还比较少。一些体验馆已经建好,但游客量并不大,不如与学校合作,实现双赢。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卢林也认为,患者在公共场所突发疾病时,围观的人有时不是不想救,而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会救”。他建议,进一步开展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针对民警、消防员、公交车驾驶员、教师等群体,普及急救知识,开展技能培训,各级各类学校也应当开设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课程。

  “纸上谈兵是没用的,必须要实践。”全国人大代表,西华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苟兴龙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在化工行业,应急救援是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要制定详细的预案,更要培养专业化的队伍、开展经常性的演练,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想在前、练在前,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制度兜底

  发动各方面各层级参与

  改革创新需要制度兜底。要强化安全生产社会化治理,就要牢牢抓住制度措施制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抓手。

  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注意到多个层面的联动机制已经形成。例如,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均建立了与同级气象、水利、国土、海洋、地震等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全国建立了六大区域应急联动协作机制,京津冀建立了三地协同应对事故灾难联席会议制度,等等。他认为,未来,由应急管理部统筹工作,将有利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灾害风险管控中来。

  “社会力量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不能单靠企业的责任心去开展应急工作,国家应该通过多种手段鼓励社会力量自愿加入。”苟兴龙注意到,在灾害较多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安全生产投入较多,义务的应急救援社会力量相对多一些,他们装备先进、训练有素。苟兴龙认为,中国人多地广,偏远穷困山区同样要保障安全,国家应该有更多的政策、经济倾斜。

  “必须发动全社会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问题。”苟兴龙认为,应急管理部把职责集中以后,应该建立起统一的群众举报渠道,通过“互联网+”建设加速信息的传递。这样,对于安全和应急有关的举报,群众不用再想着打哪一个电话,而是由一个部门进行信息汇总,内部统一协调指挥,避免了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处理举报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在救援过程中,速度就是生命。各个部门集中力量、高效救援,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民生负责的具体体现。”苟兴龙认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安全和健康的期望日益强烈,要以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回应人民新期盼。《中国安全生产报》2018年3月20日4版